请到后台主题配置中的”基本设置“里进行配置

全国咨询热线:

400-8888-888

AYX中国-美联储突然面临安全漏洞,损失高至10万美元!

所属分类:体育科技/政策法规变化 发布日期:2025-08-14 浏览次数:35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3月15日是AYX中国美国暂停债务上限的到期日。美国政府将再度因触及债务上限而走到财政悬崖边上,这是特朗普面临的一大考验。

  3月9日,美国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呼吁国会“在第一时间”提高债务上限。同时,为了避免美国政府违约,努钦表示,可能采取额外的“非常措施”,包括将自3月15日起暂停销售州及地方政府系列债。

  2015年11日,美国国会通过、奥马巴签署的债务上限及预算法案,暂停了债务上限至2017年3月15日。这意味是目前面临最新的债务上限则是当时公布的18.9万亿美元。

  然而,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约为19.85万亿美元。这一债务规模已经超过了债务上限。

  因此,特朗普政府面临的问题在于,要么获得国会批准提高债务上限,要么延长暂停债务上限的期限。否则,将会导致美国政府关门及违约的严重后果。一旦特朗普政府不能进行大幅举债,特朗普此前所承诺的减税、基建等刺激政策将会“化为泡影”。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一次的政府关门危机发生在2013年,在此之前已有17年未出现过政府停摆。此外,美国历史上还未出现过因债务上限不能上调而致政府违约的情况。

  同一天还有美联储议息会议。主席耶伦在3月3日的讲话也为联储官员近期轮番登场的鹰派演说画上了圆满的惊叹号。市场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了对3月15日议息会议加息从“几乎不可能”到“几乎确定”的大转变。

  这一天终于要来了,市场准备好迎接“腥风血雨”……

  Q1. 什么是美国债务上限(Debt Ceiling)?

  美国债务上限,是指美国国会批准的、在一定时期内美国国债最大发行额,以履行政府现行的法律义务,包括社会保障、医保福利、军队薪酬、国债利息、税收返还及其他。

  债务上限并非授权新的支出承诺,而只是允许政府为已有的合法支出提供资金。

  1917年前,美国政府每次需要借款时,都要获得国会授权,由国会决定债务期限、利率和具体用途等。一战期间,为提高国家机器灵活性,国会在1917年9月通过了《第二次自由债券法案》(SecondLibertyBondAct,或“国债上限法案”),决定授予政府一揽子关于借款的权限,条件为联邦政府(不包括地方政府)的总借款量小于已有的数量限制。这就是债务上限的由来。

  设置债务上限是美国控制政府开支的一种经济手段,也是国会制衡行政部门的一个重要工具。

  Q2. 历史上,美国债务上限上调的频率如何?

  债务问题是美国的一个顽疾,由长期的财政赤字造成。数据显示,2008财年美国财政赤字创下了4550亿美元的新纪录,较上一财年增长了180%;2009财年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美国的财政赤字规模达到1.42万亿美元,较2008财年飙升了207%;2010财年美国财政赤字1.3万亿美元。

  自1939年开始,美国债务上限已上调了105次,几乎平均每9个月就要上调一次。最近20年,上调频率就更快了,2000年以来,债务上限已上调17次。奥巴马2009年1月就任总统以来,国会已10次提高债务上限,提高总额约7.6万亿美元。

  近年来,美国政府债务上限变化日渐趋稳,最新的债务上限为2015年11月公布的18.9万亿美元。2015年11月,美国国会《2015年两党预算法》,主要包括两项内容:2017年3月16日前不再设置债务上限;未来两年增加联邦预算800亿美元,其中2016财年增加500亿,2017财年增加300亿。

  Q3. 特朗普政府面临怎样的债务上限约束?

  如今,美国债务规模依然惊人。截至2016年12月30日,美国债务规模达19.98万亿美元,比2015年底18.92万亿美元的政府总债务高出约1万亿美元,也高于2016年美国GDP18.7万亿美元。

  这就意味着,特朗普上台后即面临美国债务规模超过债务上限的约束。依照前例,为了不使美国债务违约,特朗普需要再次启动上调债务上限程序,才能成功化解债务上限危机。

  据申万宏源测算,按照以往经验,假设政府上限每次增加等额的8000亿美元,即2017年政府债务增至20.6万亿美元,2020年增至24.9万亿美元。

  若特朗普减税政策和基建计划在其任内得以推行,那么未来四年触及债务上限的次数高达7次。预计2017年一次,压力不大,后续3年的密集度会加快。

  

  

  申万宏源认为,共和党在前几年的债务上限谈判中,一直坚定地反对提高债务上限,加上特朗普竞选期间“莽撞”的言论引起一些资深共和党人的反感,所以上调债务上限的纠纷的表面形势仍存,但因共和党控制了参众两院的大多数席位,通过压力不大。

  Q4. 若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将面临什么样的后果?

  据美国财政部官网,如果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将带来灾难性的经济后果。

  首先,将会导致美国政府违约,迄今为止,美国还未出现因债务上限不能上调而致政府违约的情况。其次,这可能加速金融危机的到来,威胁到美国人的就业和储蓄,将刚刚从经济衰退的美国拽回到经济深渊中。

  每当政府呼吁提高债务上限时,国会通常会采取行动。据美国财政部统计,自1960年以来,国会已经采取了78次行动——永久提高、暂时延长或修正债务上限的定义,其中有49次发生在共和党的总统任内,29次是在民主党的总统任内。

  Q5. 美国政府如何应对债务上限的约束?

  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非常措施

  为防止债务违约,在国会审议是否要提高债务上限时,美国财政部可采取“非常措施”(extraordinarymeasures)。

  据美国财政部[6],“非常措施”包括:暂停销售州和地方政府系列债(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Series, SLGS);决定存在“债务停止发行期”,允许赎回存量债,暂停发新债,暂停文职人员退休及残疾基金(Civil Service Retirement and Disability Fund)和邮政退休人员健康福利基金(Postal Service Retiree Health Benefits Fund)的投资;暂停政府证券投资基金的再投资;暂停“外汇稳定基金”(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的再投资。

  在此前的债务上限僵局中,这些“非常措施”曾被采用,为债务上限上调争取时间。平均来看,美国的公共债务每个月增加约1000亿美元。总体而言,当前可用的“非常措施”可以在债务上限之下释放2000亿美元的空间。

  (2)“暂停”债务上限

  2013年2月4日,奥巴马签署了“No Budget, No Pay”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暂停”(suspend)债务上限,直至2013年5月19日。在此期间,美国政府可发行国债,但其发行量被限定在“偿还现存义务”上。此后,奥巴马政府曾多次暂停债务上限。

  最近一次是在2015年10月30日,再次暂停债务上限至2017年3月15日。在此期间,美国财政部能按照需要展开任何数额的借贷;2017年9月前美国政府开支将增加8000亿美元,从而保证政府拥有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行。

  (3)提高债务上限

  美国几乎平均每9个月就要上调一次债务上限。当美国债务规模将触及债务上限时,可要求国会立法提高债务上限,国会只需要简单多数通过即可。

  然而,国会参众两院通常围绕着债务上限的调整进行两党博弈,若新财年预算拨款案无法获批,债务上限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就会演化成政府的关门危机。

  1977年-1996年的19年期间,联邦政府曾关门17次,几乎平均每年关门一次,最短1天,最长21天。仅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就关门6次。1995年克林顿任期内,美国联邦政府停摆长达22天,损失超过14亿美元,导致当年美国GDP增速放缓0.5%,被视为美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为严重的预算危机。最近一次的政府关门危机发生在2013年,在此之前已经有17 年未出现过政府停摆。

  Q6. 债务上限Deadline将至,对市场有何影响?

  国开证券分析师王鹏认为,当前美国权益市场和国债市场的表现均反映的是作为共和党总统和共和党主导的国会之间在财政赤字方面能够达成较为顺畅的沟通。一旦3月15日国会在债务上限问题上扯皮,市场将会从极度乐观转为极度悲观,可能导致美元指数掉头向下,国债收益率风险溢价增加导致收益率上升,美国股市下跌。

美联储突然面临安全漏洞,损失高至10万美元!

  对于非美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来说,据2011年4月和2013年9月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的美元与非美货币波动的经验(2011年4月,美元指数大跌,几近美元指数最低点75附近;2013年9月,停摆导致的美元指数下跌但跌幅较2011年稍弱。而欧元走势与美元相反,2011年4月,欧元兑美元收获较大涨幅),欧元兑美元与美元指数走势相反,欧元出现阶段性升值趋势。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对日元影响不大。新兴市场货币暂时解除美元升值周期压力,包括人民币,可能出现阶段性升值趋势。

美联储突然面临安全漏洞,损失高至10万美元!

  不过,在国会3月通过提高债务上限后,美元指数上行预期或重新恢复,人民币贬值压力在美元周期影响下将继续存在。

  本月15日就是美国债务上限的到期日,到时美国将讨论债务上限是否再提高。未来9天内也许会有些变化,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让我爱游戏注册们用图片来直观地感受一下,美国到底欠了多少钱?美国的债务上限如果用堆积的美元来表现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100美元:全世界假币最多的面额品种,也是流通范围最广的币种。

  

  10000美元:足够用来度个非常舒服的假期,或者用来买辆二手车。这大约相当于地球上大部分人工作一年的薪水。

  

  1百万美元:看上去也许没有你AYX游戏入口想象中的多,不过这是地球上大多数普通人92年的薪水。

  

  1亿美元:对每个人来说都算是一大笔钱了,装一个ISO或者军用标准尺寸的货板上正合适。图中的沙发是由4670万美元的百元纸钞堆成的。

  

1亿美元也相当于3500名美国人平均工作1年的收入。下图中有2000人肩并肩站着,找工作。

美联储的任务是保持物价和失业率都处于较低的水平。美联储印发货币是基于增加货币供应量能推动就业的假设。

  

  10亿美元:你如果想从银行抢那么多钱的话,恐怕需要点帮助。一个有趣的事实是:100万美元重10千克。所以10亿美元重达10吨。

  

  1万亿美元:2011年美国联邦赤字达到峰值的1.412万亿美元,比您在下图中看到的还要多41%。

如果你从耶稣降生开始,每天花100万美元,你可能到现在还没花光1万亿。但是在金融危机期间,银行获得的救助总金额就达7000亿美元。

  

如果把1万亿美元堆到标准的美式足球场,那么就像下图。图中的波音747-400跨大西洋客机已经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客机了,这堆纸钞的宽度差不多就有这架飞机这么长。再对比图右的美国白宫,连同两翼在内的白宫建筑总跨度,还没有这堆钱的长度长。

  

美国的债务天花板:2017年是20多万亿美元。下图中的自由女神像似乎非常担心,因为美国的债务很快将超过全世界GDP总和的20%。

如果将美国的债务用1美元连成线的话,这条线能从地球出发,一直穿过天王星。

  3月15日,全球还面临另一件大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联储)每年举行八次例会制定货币政策,14日至15日美联储将举行今年第二次例会。从目前来看,加息是近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基调,但是“一次加息”还是“多次加息”开启加息周期的信号值得各方关注。

  包括市场方面的各方已经达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在即将举行的例会上美联储要加息了。分析人士认为,前两年年末美联储各一次加息意味着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微调和转向,或者说是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然而,今年以来日益高涨的加息呼声是否意味着美联储要切实开启加息周期?加息周期将会对未来经济走势带来趋势性和实质性的影响,因而值得关注。

  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市场预期美联储3月将要加息的舆论可以说是来源于美联储近期的宣传攻势。美联储近来不断强化“鹰派”言论和色彩。美联储主席耶伦3日在芝加哥高管俱乐部发表演讲时暗示,如果美国经济走势与美联储官员的预期一致,美联储在3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加息是合适的。

  美联储副主席费希尔3日在另一场活动上也表示,过去三个月来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不错,他支持美联储官员近期关于加息可能性加大的表态。近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美联储理事布雷纳德等权威人士表示,美国经济走势良好,可以支持美联储近期内再次加息。

  与这一表态相符,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数超过市场预期,当月失业率小幅下降至4.7%。分析人士认为,利好经济数据为美联储加息铺平了道路。

  如果没有太多意外或“黑天鹅事件”出现,美联储似乎已经和市场进行了良好沟通,信号明确:三月加息,时机已到。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基调已定,那么即将举行的这次例会是否没有多大看点?无非是预期当中的“靴子落地”?据媒体分析,这次例会需要关注的是美联储货币决策者们的“腔调”是否会有所改变或调整,因为这将决定3月加息到底是一次性举措还是拉开今年一系列加息的“序幕”。

  据美国知名财经频道CNBC最新报道说:“到目前为止,人们都知道美联储想要在下周三(15日)加息,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美国央行官员对今年未来加息次数的考虑是怎样的。”

  2008年9月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之后美联储采取了相当长时期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来挽救经济。随着经济逐渐复苏,美联储于2015年12月启动近十年来首次加息,开始了缓慢的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美联储对加息十分谨慎,最终于去年12月再次加息。

  虽然“鹰派”的加息呼声早已出现,去年市场也曾预期美联储将在一年内数次加息,但最终去年仅加息一次。从历史经验来看,更需要注意的则是一段时间的趋势和动向,连续小步加息在美国也有过先例。如果仅是一次、两次的加息,那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美联储希望传递的信号,即对经济过热的担忧。但如果采取一系列加息举措,就需要考虑到其政策累积效应,不可小视其持久影响力。

  耶伦日前也表示,美联储将保持渐进加息节奏。根据去年12月美联储发布的预测值,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将加息0.75个百分点,意味着今年将有三次加息。

  在加息基调之下,美联储本月例会或许不出意外加息,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官员对未来更长时间货币政策所持的态度是否明确,加息周期是否会真正出现?这些将对未来经济形势具有更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关注我们

  起点财经

  ID:qidiancj

  长按并识别关注

起点财经:做中国领先的财经自媒体平台

评论列表

  • 2025-05-17 23:26:05 回复该评论
    已经多次购买了,一如既往的好,值得信赖的商家。 客服态度很好,发货也很快,体验非常满意。

发表评论

真诚期待与您的合作

获取报价·了解更多业务·7*24小时专业服务

联系我们